时间:2022-10-07 05:29:27 | 浏览:467
近年来,宣化区着力破解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难题,形成了以洋河湿地、柳川河生态廊道、城内湖泊等集旅游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景观环境,让城市绿色发展的底色浓墨重彩。这是宣化区柳川河生态廊道(无人机拍摄)。通讯员陈晓东摄
街道上,按秩序行驶的车辆多了,乱穿马路的行人少了;市场里,规范经营的商家多了,随意占道的摊贩少了;广场上,自我约束的市民多了,乱丢乱扔的现象少了;邻里间,友善互助的故事多了,吵闹不睦的行为少了……
今年以来,张家口市宣化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中,从百姓最关切的难点环节入手,坚持问题导向,大力破除“城市拥堵、脏乱差非、推动不力”等城市建设管理的沉疴积弊。
补短板强弱项,让城市更美丽
近期,宣化区打响了老旧小区违建拆除攻坚战,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高潮。
从7月25日至今,南关街道办事处、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共拆除违建226处,拆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原来小区里到处都是私搭乱建的铁棚,没有停车位,也没有专门健身的场地,希望能把拆出来的这些空间建成健身的小广场,再划一些停车位,这样居民有地方健身,有车的业主也不用为停车发愁了。”小区变得干净整洁了,公共用地变宽敞了,业主们开心之余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为了防止违建‘死灰复燃’,街道办事处致力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将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引进物业管理等方式,对小区进行规范管理,杜绝违建再度出现。”南关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宋筱璟介绍说。
在破解“脏乱差非”问题上,宣化区强化责任落实,做到重拳出击、雷厉风行。通过长期开展环境卫生攻坚行动,倡导“垃圾不落地”;大力实施“厕所革命”,与北京“绿色空间”公司合作,按照主次干道500米一座公厕的标准,改造提升现有的169座公厕,新增开放机关单位公厕35座,投资1.3亿元实施了道路绿化美化工程;深入开展城市规范养犬、小广告清理、马路市场整治等专项行动,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在洋河南镇和河子西乡新建两座汽车租赁市场,将历年累积的违停经营5处300余辆租赁车辆全部清理和转场,实现“让路于绿、还路于民”。
日前,“小青葡”志愿者在宣化古城的清远楼景区前擦拭宣传栏。近年来,该区活跃着一支由200名青年组成的“小青葡”志愿者队伍,他们积极投身到倡导文明、扶贫助困、抗击疫情等活动中,展现出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担当。通讯员陈晓东摄
筑基础提素质,让成果更扎实
从8月8日开始,宣化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周末不休息·一周一主题”创城志愿服务活动,数万名志愿者走进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深入绿化带及生活小区,用双手温暖古城,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志愿者小分队的队员们统一身穿小马甲、头戴小红帽,一手拿着垃圾袋,一手握着垃圾钳,一路走、一路捡,对街道和小区内开展地毯式清理。在小区居民楼里,志愿者们对墙体、楼道及楼道扶手上的小广告进行了彻底清理。
“不随便丢烟头、主动捡烟头,看起来只是一个小举动,但折射的是一种文明意识。希望以这个活动为载体,让文明意识渗透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每个角落,引发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的蝴蝶效应。”天泰寺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杨文智说。
“一名机关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文明的旗帜。党员应以身作则,以过硬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创城过程中,区级机关的党员干部们形成了共识。建国街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强认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大群众的文明修养,是一个城市从内到外辐射的文化底蕴,让更多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创城工作中,让市民素质和城市品质共同提升。
“以归零的心态再起跑,以崭新的姿态再出发!”宣化区委书记张聪表示,当前宣化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城市管理水平还不够精细,市民文明素质还有提升空间,今后将不断把各项工作引向深入,擦亮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
建机制强保障,让文明更久远
文明之路该怎样持续往下走?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有着千年历史的宣化,享有“京西第一府”“神京屏翰”等诸多美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六里十三步”的老城内聚集起40多万人口,发展的背后带来的是日益凸显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
针对这一情况,宣化区深入落实张家口市委“三改”要求,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保障一切需要的资源,扎实细致推动创城工作,以破解“城市拥堵”之弊为抓手,深刻把握“创城是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契机、分秒必争的攻坚硬仗”的指示精神,发扬“一天当两天干、黑夜当白天干”的实干苦干精神,所有处级领导、81个区直部门干部密集下沉社区督导检查,现场办公解决难题。30%的机关干部扎根社区一线开展创城工作。绘制创城点位问题整改推进图,实施挂图作战。截至目前,该区已组织召开街道社区小区、集贸市场、窗口单位等拉练观摩现场会28次,下达督办单、任务交办单113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当前,宣化区总投资120亿元的两个基础设施PPP项目包正在紧张建设中,滨河新城项目骨干道路建设征地拆迁稳步推进,柳川河下游治理工程和胜利路桥建设激战正酣;以高铁宣化北站为轴心,占地3.7平方公里的荣盛高铁新城已启动建设。今年还重点对主城区41条道路进行了集中改造提升并全部竣工通车。组织开展了“低速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排查整治250余辆,施划停车位3000多个,启动棚改项目20多个,创城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河北日报记者刘雅静 通讯员宋锦丰、陈晓东)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近年来,宣化区着力破解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难题,形成了以洋河湿地、柳川河生态廊道、城内湖泊等集旅游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景观环境,让城市绿色发展的底色浓墨重彩。这是宣化区柳川河生态廊道(无人机拍摄)。通讯员陈晓东摄街道上,按秩序行
宣化区人民政府区长 唐殿福:聆听了市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描绘了全市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为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了行动纲领,提供了前进指南,找准了现实路径。宣化区将掀起学习贯彻市党代会和“两会”精神热潮,突出“五个聚焦”,推动区域经
天气渐暖,万物复苏。享有“京西第一府”美誉的古城宣化处处充满生机。站在城北的清远楼上向南远眺,镇朔楼、拱极楼一字排开,气势雄伟、恢宏大气,重现明代军事重镇风貌……就在几年前,张家口市宣化区俗称“六里十三步”的老城内,聚集起40多万人口,繁华
来源:河北新闻网【冬奥问“冀”】张家口为什么叫张家口,而不是“王家口”“李家口”?在史志中,对于张家口东、西太平山之间的山口,明初只称“隘口”或“隘口关”,直到明宣德四年(1429年),方有关于“张家口”的文字记载。从明初到宣德四年这六十年
在史志中,对于张家口东、西太平山之间的山口,明初只称“隘口”或“隘口关”,直到明宣德四年(1429年),方有关于“张家口”的文字记载。从明初到宣德四年这六十年中,能够使地名发生变化的因素莫过于洪武移民。位于张家口市区北部的大境门。据《宣府镇
■2020年张家口宣化区高考参考人数3368人,文化类本科上线人数2280人,艺体类双上线人数489人,总上线人数2769人,总上线率82.21%,强基线上线人数1144人,上线率33.97%;600分以上人数207人。■2020年宣化区中
10月8日,《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一)》在《人民日报》发布,包括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等榜单。河北共计16县(市、区)入选本次各全国榜单前百强,为河北点赞!
2022年4月2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万柳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万柳公园所在地原是一个位于城西的废弃河塘。近年来,该区依托原有地形地势,通过疏浚河道、水塘清淤、净化水源、栽植树木、微地形处理等方式持续对这一区域进行
张家口新闻网讯物资供应充足丰富,就医渠道畅通高效,战 “疫”防控严而有序……张家口市宣化区解除全域临时封控管理后,至5月5日16时,短短24小时,在全城齐心合力 “硬核”守护下,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烟火气” 重现,温情涌动、暖心有爱。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原创稿人民网石家庄3月8日电 统筹考虑社区辖区人口数和工作量等因素;重新核定社区干部员额,拟定岗位,明确职责,公开竞聘、统一上岗……近年来,张家口市宣化区承担河北省社区工作者管理改革试点任务,在该市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张培培)近日,河北新闻网网友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反映“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第一城盖楼施工扰民”的问题。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做出回复表示,已通知施工单位严禁夜间施工作业,如再有夜间十点至
国庆佳节到来之际,张家口市宣化区文艺爱好者们自发组成表演队伍,走上街头、游园、广场,用热烈欢快的舞龙、挎鼓、舞蹈等表演形式倡导全民健身,营造浓厚的喜庆氛围,共迎节日到来。(记者梁涛 通讯员陈晓东)编辑:帆帆
9月24日,张家口市宣化群众文化艺术联合会组织来自经开区、桥东区、宣化区、下花园区等近10支民间腰鼓队和舞龙队,齐聚宣化大新门,以腰鼓和舞龙表演迎接二十大即将召开。当天一早,宣化大新门一带的居民就看到一支支腰系红绸的腰鼓队和手持彩龙绸的舞龙
资料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李佳琦)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办人民满意教育,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教体局始终把课后服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打造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模式,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
张家口市宣化区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行程轨迹公布2022年4月30日,张家口市宣化区在第一入口落地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外省市输入阳性人员。具体行程轨迹公布如下:乔某,男,宣化区洋河南镇人,北京市某公司员工,家住宣化区洋河南镇熙泽盛景小区。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