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卫张家口:我众敌寡,为什么最后张家口还是丢了?聂荣臻元帅张家口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占领的唯一一个大城市,更是唯一一个省会城市,因为张家口曾是察哈尔省会。1946年夏,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联合发动过...
保卫张家口:我众敌寡,为什么最后张家口还是丢了?
聂荣臻元帅
张家口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占领的唯一一个大城市,更是唯一一个省会城市,因为张家口曾是察哈尔省会。
1946年夏,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联合发动过一场大战,目的是夺取山西重镇大同,把晋察冀和晋绥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可惜,此战并没有成功,相反敌军傅作义部以弱胜强,先是围魏救赵攻克集宁,我军在集宁大战中损失惨重,最终大同之围不战而解。随后傅作义一鼓作气,拿下了热河省会承德,使得林彪所部孤悬东北,失去了和关内的接连。
但大同-集宁战役的惨败,影响最大的还是聂荣臻的晋察冀。因为集宁和承德一失,张家口就显露在敌军的两面夹攻之中。
聂荣臻和女儿聂力
张家口历来就是北方重镇,历朝历代都处在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线。北魏设置的著名防线(北魏本身是鲜卑政权,六镇主要防的是柔然为主的游牧民族)六镇之一的怀荒,就在今天的张家口;明朝的九边之首宣府,也指的是张家口,设顶级高官宣大总督以协调管理,防备北部草原的蒙古骑兵和东北女真的八旗铁骑。
张家口曾是察哈尔省的省会,抗战期间还是伪蒙疆政府所在地,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周之后,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就攻占了张家口,从此,张家口成为我军攻占的第一个省会城市,也成为晋察冀解放区首府。
张家口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战略地位也极其险要,清朝期间就是直隶省和蒙古草原的战略要冲。张家口的南面是桑干河,北靠长城。其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张家口地形
1946年9月10日蒋介石下令进攻张家口。
进攻张家口的国民党部队共由三个战区组成:孙连仲的第十一战区有四个军,傅作义的第十二战区有四个师,出兵最少的是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只有一个师。
蒋介石如此急令进攻张家口有他的如意算盘,他想趁大同-集宁战役大胜的机会趁胜进军,一举攻克张家口,为即将召开的国民大会打一剂强心针。
聂荣臻也没有想到蒋介石会如此迅速地推进,一个严峻的选择摆在他的面前:是死守张家口?还是放弃?
李先念和聂荣臻
在聂荣臻召开的会议上,选择死守张家口的和选择放弃的人几乎一样多。
认为应该策略性放弃的人认为:敌军装备过于强大,必须主动放弃,如果非要打最后又打不过,那时再放弃的话损失肯定要大得多——应该说这个选择很务实,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感情,因为张家口是当时我军占领的唯一一座大城市,又是晋察冀解放区的首府,号称“第二红都”,如此重要的城市,怎么能说丢就丢?
主张坚守的人除了从感情上不愿放弃张家口之外,还考虑到周边有不少兄弟部队,觉得以共产党人的顽强斗志,应该可以守得住。
聂荣臻、罗瑞卿和开国元勋们
但以聂荣臻为首的晋察冀解放区军政领导层的意见是放弃,聂荣臻、萧克、刘澜涛和罗瑞卿代表晋察冀中央局给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电报中说:“在敌东西夹击张家口情况下,我拟在敌人进攻时只进行掩护战斗,不作坚守。”
中央军委很明显对聂荣臻等人的意见不满,觉得如果方法得当,粉碎敌军这次进攻并非没有可能,而且,就算准备策略性地放弃张家口,也应该歼灭敌军一两个团,同时张家口进行秘密疏散,做好必要时放弃的准备。但这种准备和积极歼敌的计划并不矛盾。
军委的计划,是把张家口作为一个可以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诱饵,不但可以利用这座历史名城与敌周旋,大规划杀伤敌人,甚至也不排除打得好的情况下完成保卫张家口的任务。
中央军委的态度是有道理的,当时的晋察冀解放区有兵力32万,虽然积极执行和平政策复员了近10万人(事实证明这个举措太早了,复员10万人极大削弱了晋察冀野战部队的战斗力),仍有22万人马,就算大同-集宁惨败后损失了不少兵力,但至少还有十几万总不成问题吧?再看看进攻的敌军,三个战区拼拼凑凑也不过7万人,比起晋察冀的兵力要少得多。现在还没打呢,咱们就要跑,中央军委自然会表示不满。
萧克
中央军委表态后,聂荣臻等调整了战略布局,准备全力迎战,经过细致的分析,聂荣臻决定把战役的重点放在东线。原因有二:
第一,西线的傅作义集团虽然在大同-集宁战役中取胜,但属于“惨胜”,他自己的损失也很严重,已成强弩之末,无力从西线发起重点进攻。所以,此次张家口之役的重点必然在孙连仲所部的东线。
第二,孙连仲是蒋介石的嫡系,而傅作义曾是阎锡山的部下,不管是地缘关系还是政治血脉,他和蒋介石都有着种种隔阂,因此蒋介石无论如何都会大力支持孙连仲抢得这个头功,会在东线下血本支持孙连仲。
根据以上判断,聂荣臻把布防的重点放在了东线。
罗瑞卿
而且,长期和傅作义周旋的聂荣臻对于傅部出动的时间和行军方向都做了预测,认为以傅部目前的状态,肯定需要休养生息,即使要出动,也应该是东线的孙连仲部占领怀来之后;至于行军路线,上次集宁战役傅军是乘火车长驱直入的,这次也肯定是,因为这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和东线孙连仲实现会师——傅作义断无理由让他的部队去钻山沟沟。
应该说,上述分析是符合一般情况下的常识的,问题是,张家口情况并不一般,因为战役的主角是那个前不久刚刚让聂荣臻和贺龙大吃苦头傅作义。
确实,正如聂荣臻所预料的,东线国民党孙连仲部为了抢占头功,气势汹汹直奔张家口。因为聂荣臻把阻击的重点放在东线,孙连仲正好撞在枪口上,被打得晕头转向;而本来就不太积极的傅作义一见孙连仲挨了打,立即缩回头去当看客。
聂荣臻的计划似乎奏效了。
聂荣臻、刘伯承和贺龙等人
但10月8日,傅作义的军队突然出现在张北,张北虽然属于张家口,从地理位置却是在长城以北。傅作义的部队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这个防守空档,大大出乎聂荣臻的预料,危险陡然逼近了。
在张北地区,聂荣臻只部署了一个团的兵力,目的只是起到警戒作用,因为之前谁也没有想到傅作义会在西线突然发起攻击,因为保卫张家口的部队大部分用拉到东线去对付孙连仲去了。
本来对攻占张家口毫无兴趣的傅作义,为何会突然大兵压境?这其实和蒋介石的一个小伎俩有关。原来张家口不属于傅作义的第十二战区,傅自然不肯使全力,拿下张家口也是孙连仲的功劳,我干嘛费力不讨好?
就像当初剿灭太平天国时,攻占天京必须是曾国荃的功劳,李鸿章对此心知肚明,就故意送这个天大的人情给曾九,曾氏兄弟为此感念了他一辈子。不同的是,傅作义这个人情送得不情不愿,而孙连仲就算拿下张家口,也不会感念他。
毛泽东和罗荣桓、贺龙以及聂荣臻
然而蒋介石在权衡了利弊之后,觉得还是要倚重傅作义。傅虽然不是嫡系,但能打硬仗,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反观下对手的情况,虽然刚刚经过大同-集宁惨败元气大伤,又复员了十多万人马,聂荣臻又长于根据地建设而短于军事指挥,但毕竟他们人多,有短期内动员二十万兵力的能力,相比之后国军人数占劣势,并无必胜把握。所以蒋介石搓着手想了半天,决定这个桃子让傅作义来摘。
蒋介石的办法和前些天大同-集宁战役时的一样,要刺激傅作义的参战热情,不用别的,只要把张家口划归他的势力范围就行!于是,他在地图上轻轻一划,张家口就隶属于傅作义的第十二战区了。
傅作义还真听话,人家都把桃子给自己了,那客气啥?摘吧!
他立即整顿军马,一路杀向张家口。
彭德怀、朱德、叶剑英、聂荣臻和陈毅
傅作义不愧国军名将、北方战神,他接到命令后北没有率军笔直行军,而是耍了个心眼,事实证明,正是这个心眼,请聂荣臻吃了大亏。
他派人架设起美国进口的无线电侦测仪器,监听晋察冀解放区的电台信号,根据信号的密集程度、方向和声音大小,迅速判断出晋察冀指挥部的方位和部队所在位置,然后立即拟定作战计划。
他一面派一小部分队伍虚张声势,做出向东进军的姿态,真正的主力却人不知鬼不觉避开晋察冀在西线的防线,穿越几百里的乌兰察布大草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之势突然出现在了张北——这一次他们出人意料地没有像上次一样乘火车——这一着让聂荣臻措手不及,因为负责侦测和监听傅作义行军方向的情报部门对傅军的行动竟没有任何察觉——傅作义没有用原来的统一密码,而是另搞了一套。
聂荣臻像
张北毫无悬念地失守了,张北防守空虚,而进攻方则是国军名将、傅系主力董其武。此时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都在东线,虽然已经急令返回,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聂荣臻派了战斗力超强的晋察冀军区教导旅前往张北救援,因为该旅旅长兼政委是李湘,因此又称李湘教导旅。
李湘教导旅参加过前不久的集宁战役,伤亡颇大,刚刚调回休整。
短暂接战之后,由于张家口以北地区地处草原,无险可守,又有国民党空军的轰炸,因此增援部队退至位于张家口以北二十多公里的狼窝沟。
如果说张北遭遇战是保卫张家口的前哨战的话,那么狼窝沟之战则是张家口战役的胜负手,决定了张家口之战谁胜谁负。
聂荣臻纪念邮票
狼窝沟的地理位置极其关键,地形险要,公路从山间穿过,是张北到张家口的必经之路,分大狼窝和小狼窝两个村庄。
李湘教导旅赶到狼窝沟之后,连夜赶筑工事,一夜之间已经将狼窝沟工事修筑完毕,甚至包括防空洞,并在公路两侧布置了反坦克地雷阵。
10月10日大清早,傅作义部暂编17师在十几架飞机和十几辆坦克的助威下,开进狼窝沟。战斗极其激烈,一方是刚刚在集宁战役中面对敌军骑兵吃了大亏一心想报仇雪恨的李湘教导旅,一方是战斗力强悍全部机械部队的董其武大军,双方从早缠斗到晚上,我方终因寡不敌众,于当时晚含恨撤出战斗。
十日晚,傅作义攻占狼窝沟,张家口门户洞开!
狼窝沟野狐岭
就在李湘教导旅在20多公里的地方和董其武鏖战时,张家口还是一派和平景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危险的临近,更不知道张家口以北防卫力量十分薄弱。而此时,晋察冀解放区的党政机关都还在市区,大批军需物资也没有被运走,人们都还没有被疏散。但在狼窝沟之战失败之后、整个张家口都需要转移时,却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奇特的一幕。
没有喧闹,没有慌乱,大家有条不紊地收拾着东西,装上大车,一边装车甚至还在一边唱歌,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缓慢而有序地前行着,当地市民甚至还给军区的人开欢送会,甚至还有外国记者送行……
晋察冀军区所有机关人员中,最后一个撤离的是聂荣臻,他乘一辆美国吉普驶离张家口。
10月11日上午9时,李湘教导旅撤离张家口,在他们身后进入张家口的,是傅作义的四个师。
国军入城后,先派坦克将市区各交通要点控制住,派一营士兵控制各主要制高点,并派小型坦克和汽车全城巡查,待整个市区布防完毕后,董其武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张家口。
聂荣臻和徐向前
张家口失守看似偶然,却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一种必然——必然性一定是通过偶然性实现的。
解放战争刚刚打响,国民党军处于绝对优势,整个华北地区我方处于不利状态,中原突围损失惨重,刘邓大军处境困难,胡宗南在陕甘宁气焰嚣张,陈粟大军在山东和江淮也处在磨合中……
但毛泽东看得很清楚,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地盘丢了不要紧,关键是人在,关键是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地方是可以夺回来的。解放战争初期我方先后丢失了两淮、集宁、张家口、承德、赤峰甚至革命圣地延安,甚至是大踏步后退,但最终扭转战局的是我们,取得最终胜利的是我们,那些曾经丢失的地盘,无一例外都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1946年6月局势图
距离张家口保卫战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我们再来简要复盘一下张家口保卫战的得失,特别是战役失败是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大环境。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就利用美国的支持,在“和平”的外衣下抢占地盘,扩军备战。我方本着和平的诚意进行退让、复员、谈判等,本身敌强我弱的大背景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
其次,就张家口保卫战而言,强弱也是明显的,虽然我方在人数上占优势,但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训练情况以及兵源素质,国民党军则强于我军。
最后,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双方在军事指挥和战局判断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差距,这直接影响了战争的结果。蒋介石把张家口划归傅作义的第十二战区,这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激发了傅作义的积极性;傅作义用兵神出鬼没,声东击西,他和董其武都属于国民党内部战斗力非常强的高官;反观我方则数次出现判断失误,导致主力东移,完全没有想到傅作义会在西线偷袭。
张家口
这次战役双方的几位高级指挥官的最后结局也挺有意思:
聂荣臻作为晋察冀的开创者和一代根据地建设大师,于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为共和国元老和军队元老;罗瑞卿被授予大将军衔;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
傅作义在平津战役中起义,后来曾任新中国水利部长。
而和他同为国军悍将的董其武,也随他起义,和平解放绥远,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而且,董其武很长寿,他于1989年3月3日逝世,享年90岁。
1955年授衔仪式